左手新品下單,右手一鍵收受接管,這屆網友的回血新弄法,讓“以舊換新”成為轉轉本年618的新潮水。自5月31日20點至6月18日24點,轉轉收受接管訂單同比增加超30%,越來越多的花費者選擇經由過程出售閑置商品,體驗以舊換新。
選擇高性價比的商品,是本年618的花費新趨向。轉轉數據顯示,本年618,轉轉B2C賣場累積付出GMV同比增加跨越52%,購置用戶同比增加跨越32%,高品德的二手商品遭到越來越多花費者追蹤關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手機、平板、電腦等產物,用戶對更多二手商品表示出濃重愛好,如相機及鏡頭、無人機、智妙手環、時髦潮鞋等。數據顯示,本年618,轉轉多品類商品訂單增加超260%,收受接管增加近300%。
基于二手買賣的自然綠色屬性,轉轉聯袂寬大花費者經由過程商品的二次買賣與輪迴流轉,本年618完成碳減排超2400萬公斤,讓“綠色花費”成為轉轉618的又一要害詞。
花費熱忱帶動以舊換新,618收受接管同比增加超30%
618時代,在花費安慰帶動下,花費者“以舊換新”熱忱連續低落。轉轉數據顯示,其收受接管營業較往年同比增加超30%,此中上門收受接管增包養長跨越34%,線下門店收受接管增加更是超100%,以舊換新需求微弱,線下花費市場活氣涌動。
本年618,轉轉面向花費者開啟“收受接管享低價,‘賺’翻618”以舊換新促銷運動。運動時代,轉轉在閑置商品收受接管辦事方面為花費者供給了年夜額加價禮包,平臺手機、3C產物收受接管訂單連續高速增加,以相機鏡頭、單反機身、游戲卡帶等多元商品為代表的多品類收受接管訂單更是迎來近300%增加。
轉轉為花費者供給上門收受接管、郵寄收受接管、門店收受接管多種收受接管渠道。高效便捷的收受接管收集,讓花費者收受接管更省心,換新更愿意。數據顯示,北京、成都、深圳、廣州、重慶、上海等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包養網花費者介入以舊換新最為活潑。值得追蹤關心的是,蘭州、洛陽、蕪湖、年夜連、呼和浩特等二三線城市在本年618花費安慰下,花費者以舊換新需求高速增加,市場潛力宏大。
手機3C市場非常熱絡,官方驗提振花費信賴
618時代,轉轉賣場發布“618轉爆超低價”運動,為花費者供給價錢有優惠、東西的品質有保證、售后有辦事的二手官方驗商品選擇。
轉轉對每件官方驗商品停止嚴厲檢測,輸入專屬質檢陳述,花費者可以直不雅清楚商品各項概況。同時,盡年夜部門“官方驗”商品,都可享有7天在理由退貨、一年平臺質保、順豐包郵的增值辦事,進一個步驟削減花費者對二手商品買賣的后顧之憂。
數據顯示,618時代,轉轉手機訂單同比增加超30%。從細分包養平臺推舉品類來看,中高端旗艦機型仍然是年夜促時代最熱銷的產物。外貨手機中,huaweiMate40 Pro(5G)、小米 13、紅米 K60占據榜單前三;而在蘋果方面,iPh包養one13、iPhone12、iPhone11位居前三。
以平板、筆記本電腦、耳機、手表為代表的新3C產物訂單同比增加近60%。iPad Pro(2020)11.0英寸、Apple AirPods Pro二代、Apple Watch Series 7、蘋果 20年 13寸 MacBook Pro成為本年618熱銷3C產物代表。huaweiWATCH GT3、聯絡接觸解救者 R9000P 2021等產物也表示出不俗的增加。
多品類營業增加微弱,二手市場遠景遼闊
除手機、新3C等傳統上風範疇,本年618時代,在官方驗辦事支撐下,轉轉平臺多品類訂單迎來了強勢增加。
轉轉數據顯示,二手時髦、圖書訂單分辨完成169%、41包養行情%同比增加,多品類訂單更是完成263%同比增加。多品類方面,攝影攝像、游戲機及配件、無人機、智妙手環、手寫筆、音箱裝備等多個品類增加明顯。從買賣商品來看,佳能 EOS 600D 套機、任地獄 Switch OLED版、小米手環8 Pro、蘋果 HomePod mini等商品頗受花費者喜愛。
值得追蹤關心的是,本年618,也有不少花費者在轉轉平臺完成了電吉他、筋膜槍、咖啡機、羽毛球拍等各式商品的買賣。轉轉經由過程對樂器、生涯家電、活動戶外等多元品類的布局,不竭豐盛平臺商品選擇,在為花費者供給更好花費體驗的同時,進一個步驟拓寬并延展二手買賣平臺的成長遠景。
碳減排超2400萬公斤,二手買賣引領綠色花費潮水
轉轉團體一向以來努力于推進輪迴經濟深刻成長,引領綠色花費潮水。本年618時代,轉轉聯袂寬大花費者介入二手商品輪迴流轉,累計完成超2400萬公斤的碳減排量,相當于一臺傳統燃油車行駛1.35億公里所開釋的碳排放量。
截至2023年末,轉轉平臺已累計完成碳減排量達411.3萬噸,同時累計動力減耗5625GWh。轉轉一直保持推進綠色花費,并將進一個步驟加大力度技巧研發和進級,優化平臺的推舉算法和買賣流程,進步閑置物品的婚配效力和流轉速率,讓更多人可以或許便捷地介入到綠色花費中來,從而推進閑置物品的輪迴應用和可連續成長。(馮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