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蒙學到經學找九宮格見證:論《孔乙己》的識字之喻–文史–中國作家網

魯迅在小說《孔乙己》中構筑了精微隱奧的本義話語,運營出湛漸渾融的幻設寓言。《孔乙己》對識字的本義,可以剖析為四品種型,并回納為三個漸進的條理:一是“孔乙己”綽號的換喻以及描紅紙的蒙學隱喻,二是回字的四樣寫法對科舉正字之學的提喻,三是偷盜之辯對訓詁學和經學的反諷。假如把小說中的長衫、描紅紙、茴噴鼻豆等視為意象,那么,識字及其本義就可以視為事象,二者配合營構著《孔乙己》文本的諷喻境界[1]。《孔乙己》的識字之喻可以視為一種文本癥候,埋伏著深層的社會構造、虛化的軌制佈景和復雜的文明心思。普通以為,《孔乙己》的宗旨是批評科舉軌制對人的戕害,提醒封建社會對苦人的涼薄。從魯迅的識字之喻進手,可以呈示《孔乙己》宗旨更為宏廓的面向,掘發其宗旨較為隱秘的一種天生途徑,或許也能為魯迅研討中的某些傳統題目更進一解。

一 魯迅的小學根柢與識字之喻的產生

回回魯迅及其文明場中關于識字的闡述與熟悉,是懂得《孔乙己》中識字之喻的需要條件。在中國傳統語文教導中,識字(literacy)是一個貫串一直的命題。張志公將傳統語文教導分為“以識字教導為中間”的發蒙階段、“讀寫基本練習”以及“進一個步驟的瀏覽和作文練習” [2]等三個階段。艾爾曼在清代科舉研討中,區分了“進門級讀寫才能(primer literacy)”和“白話讀寫才能(classical literacy)”[3]兩個條理。在魯迅筆下,識字既指向教導層面,也兼具文章學面向,同時是一個說話文字學議題,意蘊豐贍,條理井然。在1925年的小說《高老漢子》的開篇,魯迅征引了蘇軾的名句“人生識字憂患始”[4]。十年后,魯迅創新出“人生識字胡涂始”,譏諷傳統的古文寫作教導培養了不少“胡胡涂涂”的人才。學成了古文的人,“大要是似懂非懂的居多,所以自認為通文了,實在卻沒有通,自認為識字了,實在也沒有識”。魯迅以為,“這‘胡涂’的起源,是在識字和唸書”[5]。在這個意義上,識字至多包括蒙學與文章學兩個條理。

識字的多重意蘊是層累地形成的。在漢代,識字教導是蒙學(那時稱為小學)的初階,包括了認字與書寫兩方面內在的事務。中唐時代,韓愈提出了“凡為文辭宜略識字”[6]的命題。宋代學者如洪適、王應麟等在小學層面上強化了這一命題的學術意味,并延展至文章學範疇。至清代乾嘉時代,朱筠倡導“通經必先識字”[7]以后,識字的意蘊在文字、音韻、訓詁等層面進一個步驟深化,簡直成為小學的代稱,凝定為乾嘉經學的焦點命題之一,又漸而滲入到文章實際中,作為“獲得各文派承認的文學知識,終極進進平易近國時代的‘文學史’與‘教科書’傍邊”[8]。故章太炎撰《國故論衡》,以小學開篇,繼以文學。魯迅纂《華文學史綱領》,作《門外文談》,都先講文字,再及文學。恰如朱自清的簡評,“我國舊日的教導,可以說全部兒是讀經的教導”,要讀懂經典,“得懂‘小學’,就是文字學”[9]。是以可以說:識字內在的層累,是漢宋學風遞嬗的遺蹤;小學軌范的構成,乃歷代文章流變的堆積。

魯迅自幼留意小學,既源于小我的常識興趣,也出于秉承舉業家學的考量。科舉既廢,魯迅在japan(日本)留學時代師從章太炎,獲得了專門而體系的小學練習。章太炎基于識字的文學主意有顯明的復古偏向。1906年9月,出亡東京的章太炎為留先生演講小學的功用,以為“文辭之本,在乎文字,未有不識字而能為文者”,“吾生幾四十歲,所見能文之士,大略未能識字”,從文字學與文章學兩個方面提醒著識字的緊要,旨在倡導小學并施于文辭。章太炎還指出,識字是翻譯外來學說的基礎功。他舉出“晉、唐之世,譯佛典者,大略皆通小學”“那時譯經沙門,皆能識字”的古例,以論證“譯書之事,非通小學者,亦不為功”,以致于抬升小學位置“為一切學問之單元之學”[10]。章太炎承襲并拓展了乾嘉以來文章學的小學傳統,將識字推尊為撰著和譯述的根柢之學,甚至一切學問的主要基本。

章太炎的說話文字之學模塑了周氏兄弟晚期的譯述作風。1908年7月至翌年3月,章太炎在東京為朱希祖、錢玄同、魯迅、周作人、許壽裳等8人開設小班,講解《說文解字》。那時,周氏兄弟正在翻譯《域外小說集》。據錢玄同回想,周氏兄弟“思惟超卓,文章淵懿,取材謹慎,翻譯忠誠,故造句選辭,非常矜慎;然猶不驕傲足,欲從先師清楚故訓,以期用字妥當”。是以,《域外小說集》“不只文筆雅馴,且多古言古字,與林紓所譯之小說盡異”[11]。《域外小說集》獨至的體裁風采,非論是魯迅自謙的“詞致樸訥”[12],仍是錢玄同盛贊的文章淵懿,都指向漢魏以上文章的古雅之境,是對章太炎文風的追步。如木山好漢所說,周氏兄弟晚期的翻譯“從章氏關于說話根源性的徹底性思惟之中所取得影響是不克不及鄙棄的”[13]。這種根柢識字、矜慎用字的著譯作風,是周氏兄弟參與文學反動以前的標志性特色,留下了章太炎識字實際的深入印記,并存續于后來的口語文寫作中。

在新文明活動初起的時辰,識字已作為文學反動者用以戰斗的東西。1935年魯迅回想起十幾年條件倡口語之時,“守舊者對于改造者的第一彈,是說改造者不識字,欠亨文,所以主意用口語”。識字恰是通文的基本,不識字指的便是傳統小學的素養缺乏,而欠亨文則是指不理解古文的義法、體裁諸端。針對“這些打著古文旗子的敵軍”的指斥,魯迅等人“是就用古書作‘寶貝’,這才打退的,以毒攻毒,反而證實了否決口語者本身的不識字,欠亨文”[14]。

在這場論爭中,劉半農、胡適等人率先批駁古文家不識字、欠亨文。1917年12月,林紓厲斥章太炎及其門生的文章“以《說文》進手,于意境義法,涓滴不懂”[15]。作為回應,劉半農搬出《域外小說集》,稱之為“比林師長教師額外古雅的著作”[16],借以諷刺林紓識字根柢未堅。詳細到字句上,劉半農批駁林譯《巴黎茶花女遺事》“其女珠,其母下之”一句用字“欠亨”,“尤為隱晦”[17],胡適也擁護說“林琴南的‘其女珠,其母下之’,早成笑柄”[18]。胡適還譏評林紓《論古文之不宜廢》一文中“‘而方、姚卒不之踣’一句,分歧文法,可謂‘欠亨’”[19]。五四以后,魯迅在與學衡派、甲寅派的論爭中延續著這一戰法[20]。1922年頭,魯迅鞭撻學衡派之保守,直斥《學衡》諸公“于舊學并無門徑”“字句未通”[21]之掉。1925年8月,章士釗在《甲寅周刊》上感歎文章道衰,識字之學將成盡學:“平易近國承清,日就衰敗,更越十年,將求稍識字者而不成得。”[22]并于句旁加點,以示警勵。反而被許壽裳揪住“日就衰敗”的誤用,反唇相譏道:“本日堂堂的教導總長,還不識得一個況字,更何庸愁到十年以后是如何?”[23]魯迅也因此諷刺章士釗文章欠亨,“連成語也用不明白,如‘每下愈況’之類”[24]。

直到暮年,魯迅仍關懷文字的前程,對文字的階層性有著深入熟悉:識字是與權利堅固綁定的。魯迅在1934年的《門外文談》中談及“文字在國民間萌芽,后來卻必定為特權者所收攬”的命運,指出晚期的文字與權利伴生,具有著“莊嚴性”和“奧秘性”,因此布衣是“不識字的,并非缺乏膏火,只由於限于標準,他不配”。魯迅對識字之難有著多條理的熟悉。初階的識字,“倘不費他十來年功夫,就不不難跨過”,而進階的識字則是士年夜夫報酬的“加倍難”。至于“將字寫得他人不熟悉,下焉者,是從《康熙字典》上查出幾個古字來,夾進文章里面往”[25],指的即是高階的、文字學層面的識字。

要之,魯迅對識字的體認,遠源于漢代以降的小學傳統,近得于章太炎的說話文字之學,是魯迅從事譯述與創作的學術根柢。魯迅話語中的識字,有著渾融的文明指向,可析為遞進的三個條理:一是蒙學條理,指初階的認字習書。二是文章學條理,是中階的文字利用,指科舉功令規范下的識字通文的文章學教導。三是說話文字之學,指高階的學術層面的識字,尤以乾嘉小學為代表,包含文字、音韻、訓詁之學。三個條理構筑了《孔乙己》識字之喻產生與睜開的基址。

二 綽號的換喻與描紅紙的蒙學隱喻

識字之喻始于孔乙己的定名,定名之由是懂得孔乙己寄意的要害。自從周作人指出孔乙己“是一個敗落年夜人家的後輩和窮唸書人的代表”[26]以來,孔乙己的成分題目,歷來爭訟不已,或掉之褒揚,或吹噓過情。若按其文旨,可從魯迅的識字之喻窺測一二。

魯迅對名號題目歷來矜慎,曾自道起名的甘苦:“創作難,就是給人起一個稱號或諢名也不易。借使有誰能起牢不可破的諢名的罷,那么,他如作評論,必定也是嚴厲對的的批駁家,倘弄創作,必定也是深入廣博的作者。”從讀者接收的角度看,“一個簡括的諢名,就可以比擬的不不難忘卻”,故而“尤其要緊”[27]。由於依照“中國常例,凡要排擠異己的時辰,常給敵手起一個諢名,——或曰之‘綽號’”[28],綽號自己即包含了批評與戰斗的效率。“孔乙己”恰是魯迅經意采擇、寄寓深摯的文明符號。

從修辭學上說,綽號“是修辭景象的(且是辭格的)原始形狀”[29],是一種典範的換喻。小說寫道:“他對人措辭,老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由於他姓孔,他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年夜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30]魯迅在小說中托諸他人之口,說明孔乙己定名的出處,是根據描紅紙上的字句,其意圖殊深。

描紅紙承載著魯迅的蒙學記憶。魯迅回想年少,“最後往唸書的處所是私塾,第一本讀的是《鑒略》,桌上除了這一本書和習字的描紅格,對字(這是做詩的預備)的講義之外,不許有此外書”[31]。魯迅七歲時進族祖周玉田的私塾開蒙,“開端習字,先是‘描紅紙’”,“當時最風行的一種‘描紅紙’,下面印著‘上年夜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佳作仁可知禮也’等三字句”[32]。小說中的描紅紙就是從私塾開蒙的記憶中拾來。據周作人回想,孔乙己的原型是家鄉一位被稱為孟夫子的人,“這原來也是一個綽號,但只是譏諷唸書人罷了,沒有多年夜意思”,但“妙在半懂不懂,比委曲生造兩個字要好得多了”[33]。但是,易孟為孔,命意昭彰。在描紅紙的語境中,上年夜人恰是孔子之代稱,孔乙己便是對孔子的換喻。王利器以為,唐代以來史猜中的“‘丘乙己’有的作‘孔乙己’,有的作‘孔夫子’,說者都認為是孔丘”,而《孔乙己》“恰是打垮孔家店阿誰時期的產品,把孔乙己作為衰敗階層的儒士的代表,是有其深入的社會心義的”[34],可謂一語中的。

假如說孔乙己的綽號是一種換喻,那么描紅紙即是一種隱喻。正如魯迅所提醒的,傳統識字教導培育的人“大要是似懂非懂的居多,所以自認為通文了,實在卻沒有通,自認為識字了,實在也沒有識”[35]。描紅紙對蒙學的隱喻,經過著半懂不懂、似懂非懂的個性而得以成立,也與孔乙己底層唸書人的成分相吻合。孔乙己對孔子的換喻,與描紅紙對蒙學的隱喻,配合組成了魯迅在孔乙己三字中寄寓的諷喻意味。

孔乙己的定名,若放置于全部“上年夜人”系列蒙學教材的義理演化史中,諷喻意味便更為昭著。據學者考據,敦煌殘卷中曾經呈現“上年夜夫丘乙己”寫卷,其性質“是童蒙的淺顯讀物,同時也是學童習字的仿書”[36]。敦煌文書中迄今發明36件上年夜夫系列寫卷,“內在的事務完全者有12件”[37],年夜多寫作上年夜夫丘乙己,無作上年夜人孔乙己者。手本內在的事務紛歧,較為隨便,典範的如P.3797寫卷私密空間寫作舞蹈教室“上年夜夫,丘一己,化三千,七十二,女小生,八九子”[38],儒家義理的陳跡尚淺。因筆畫簡少,有韻易記,便于初學問字習書,后世因革損益,傳習不衰。宋代以后,上年夜夫變為上年夜人,并修理“佳作仁可知禮也”,侵尋定型為8句25字:“上年夜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39]南宋陳郁以為此文“殊有妙理”,將上年夜人指明為孔子:“年夜人者,圣人之通稱也。在上有年夜底人,孔子是也。”復將下文疏浚成“丘是孔子之名,以一個身己教化三千門徒,此中有七十二賢士”,“爾是小小先生,八歲九歲的兒子”,“當好為仁者之人”,“又當肯這般知禮儀”,意在教誨兒童“若能為人知禮,便做孔子也做得”[40],顯然附會了理學的口氣。元末明初理學家謝應芳則指出,“訓蒙者率以上年夜人二十五字先之”,“第四字乃圣人名諱,理合回避,豈宜手之口之,以瀆萬世帝王之師乎”[41],然“明承元后,避忌之法亦甚疏”,“萬歷而后,避忌之法稍密”[42]。直到明代中葉,葉盛猶謂“凡鄉學幼童,臨仿字書,皆昉于此,謂之描朱。爾傳我習,幾遍國內”[43],丘字仍不避忌。至晚到明代后期,才呈現“上年夜人孔乙己”[44]的記錄。清光緒十三年《欽定考場條例》規則“直書廟諱、御名、至圣先師諱本字者,該生罰停三科”[45],避忌嚴緊,丘乙己多作孔乙己。清末,俞樾有“晨窗日日磨丹矸,描紙親書上年夜人”之句,自注為曾孫俞平伯親筆書寫描紅紙,所書為“‘上年夜人孔一己’等二十五字”[46],稍有異文。在清末至平易近國的描紅紙版刻中,文字基礎定型為“上年夜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47]的版本。

自唐代傳衍至清末,描紅紙文字的損益折射出義理的遷流。從仁與禮的增進,到上年夜夫變為上年夜人,丘乙己轉作孔乙己,尊孔的意味逐步強化,儒家義理在權利的毛細管感化下,滲透下層教導的最底層。在魯迅的年少時期,“孔夫子曾經有了‘年夜成至圣文宣王’這一個闊得恐怖的頭銜,不用說,恰是圣道安排了全國的時期”。孔子被權利應用,“當局對于唸書的人們,使讀必定的書,即四書和五經;使遵照必定的注釋;使寫必定的文章,即所謂‘陳腔濫調文’;并且使發必定的群情”[48]。魯迅對孔子的立場是復雜的,正如周振甫所剖析的:“魯迅對孔子的贊美,是就他所處的時期來立論的。對他的不滿,是就他影響來說的,就他被后世有勢力者的應用來說的。”[49]孔乙己三字,正同時承載著魯迅的贊美與不滿。

魯迅神奇地激活了孔乙己三個字所承負的雙重文明意義。一方面,孔子以一己之身承當全國教化,孔乙己三個字成了儒家文明的盡佳象喻。但是,魯迅易至尊為極卑,反諷地翻轉了這一文明譜系。對于浸淫儒家文明的保守者而言,這一諢名簡直立與流播而發生的潛伏損壞力,盡不遜于一句打垮孔家店的標語。正如魯迅所說:“勢位聲息,原來僅靠了‘祖宗’這唯一的護符而存,‘祖宗’倘一被毀,便什么都倒敗了。”[50]跟著孔乙己的逝世往,樹立在儒家次序底層的蒙學問字教導也隨之掉活,所依靠的儒家義理也無所依附。另一方面,孔子之一己化三千,被本義為孑然一己的抽像,已有力負荷舊文明的重任。況且打斷孔乙己腿的人,恰是這一文明語境中勝利的一端——丁舉人之流。正如先秦君主之號為“一人”,兼存推尊與褒揚的正反兩重訓解,孔乙己成了孤掌難鳴的一己,上年夜人淪為世人取笑的談資,無論是長衫或短衣的看客,表示出的只要冷淡和涼薄。

三 回字寫法的正字提喻

“孔乙己”描紅紙是指向蒙學初階習字的隱喻,而回字寫法例是暗指了中階的識字,是“以部門取代全體”[51]意義上的提喻,提喻著科舉軌制下的“讀寫基本練習”階段,即經由過程讀寫實行練習,“慢慢進步先生把握說話文字的才能”[52]。在這個階段中,先生需求進一個步驟把握文字學的常識,學會分辨字體正俗,把握對的的字音、字義,以應對科舉功令規范用字的請求。

在小說中,孔乙己對“我”說:“你讀過書么?”在獲得了頷首的回應后,便要“考你一考”,發問茴字的寫法。“我”開初不愿意理睬,當聽到孔乙己說“未來做掌柜的時辰,寫賬要用”時,才懶懶地答覆:“不是草頭底下一個往返的回字么?”于是,孔乙己“顯出極興奮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柜臺”,又問道:“回字有四樣寫法,你了解么?”并“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寫字”,但“見我絕不熱情,便又嘆一口吻,顯出極可惜的樣子”[53]。

孔乙己的第一個發問是:“你讀過書么?”實在也就是問:“你識字么?”在那時的教導軌制中,十明年的孩子能夠是進塾開過蒙的。孔乙己之所以說“未來做掌柜的時辰,寫賬要用”[54],起首指向的仍是蒙學。在清代的蒙學教導中,延師抵家的是多數,“販子村落貧窮兒童往讀”的年夜都是朋館(或名村學、義塾)。“蒙學所授,不外識字,能寫能讀,便于工商利用罷了”,至于“等而上之,兒童有志應考,長乃讀習舉業,教員多延請秀才任之,而蒙館教員則多屢考不得秀才之人也”[55]。孔乙己說寫賬要用,是了解“我”不年夜能夠有研習舉業的機遇,而從工商利用的現實層面來說的。

可是,茴字是溢出蒙學教材的字。本日看來,茴字當然不屬于冷僻字,但非論是作為初階蒙學教材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等,仍是四書、五經,甚至十三經,都沒有茴字。茴字最早見于南朝字書《玉篇》:“茴,茴噴鼻。”[56]今存本《切韻》未見,后來的字書、韻書多收錄,如《廣韻》云:“茴,茴噴鼻,草名。”[57]當“我”答覆出“草頭底下一個往返的回字”后,孔乙己大要是由于超越預期而覺得興奮,進而提出回字的四樣寫法的題目,這便牽涉到識字的進階級面,即科舉正字之學。

正字即便用文字的規范,包含字家教形、字音、字義的規范。為合適科舉的請求,清代的學子不得不接收正字的規訓。乾隆三十三年規則:“舉子應試之卷,理宜作字端謹,不便與行草書札一體并從省便。”[58]據傅增湘記敘,光緒中葉以來殿試有“字必正體”的風尚,“破體帖書,尤懸為厲禁。點畫小愆,輒加黃簽”,故“縱有《天人三策》之文,而不嫻《字學舉隅》之法,則盡難進選”,“相師成風,牢不成破”[59]。自上而下的正字厲禁,遂成為每個唸書人自發接收的規范。1922年錢玄同倡導簡體字時,指斥清當局強迫奉行《康熙字典》《字學舉隅》的規范書寫,“對于文字的一點一畫,一挑一剔,如許是正體,那樣是俗體,狺狺不休”[60]。直到1936年,簡體字計劃難以落實,黎錦熙以為這是源于“一千多年以來科舉軌制的余威,就是一百年以來趕考的生童和秀才們奉為清規戒律的《字學舉隅》那本書的余毒”,《字學舉隅》“到此刻也還有有形的威望”。由於依照《字學舉隅》的規范,“書里頭規則很多字的筆法,要怎么寫才是正體,寫錯了一筆半畫就算破體,破體字如果誤寫在卷子里,不怕文章做得頂好也是不取錄的”[61]。經過的事況過科舉練習的魯迅,對《字學舉隅》的性質看得很透闢:“我們此刻普通唸書人之所謂‘正字’,實在不外是前清取士的規則,一切唆使,都在薄薄的三本所謂‘翰苑分書’的《字學舉隅》中……”[62]周作人也有類似的記憶:“我在小時辰準備舉業,逐日寫一張年夜字之外還抄《字學舉隅》與《詩韻》。……《字學舉隅》的尺度寫法至今還記得不少。”[63]

孔乙己知曉回字的四樣寫法,恰是科舉正字教導的成果。若依《字匯》《康熙字典》等書的辨析,回字有四樣寫法。四樣寫法有正俗之分,科舉考生若要辨別,就需求參考《字學舉隅》一類的正字書。《字學舉隅》的開山祖師是唐代顏元孫的《干祿字書》,書中將字形分為俗、通、正三體,“所謂俗者,例皆淺易”,用于“籍帳、案牘、券契、藥方”等平易近間日常書寫中。“所謂通者,相承長遠”,可以用于“表、奏、箋、函牘、判狀”等利用文寫作。“所謂正者,并有根據。可以施著作、文章、對策、碑碣”,且“進士測試理宜必遵正體”[64]。《干祿字書》的正體不雅對后世影響很年夜,《字學舉隅》即因之分為“正字”“俗字”“承用已久之字”[65]三體。若按《干祿字書》的規范,回是正字,囬是俗字。若按《字學舉隅》的辨析,囘是正字,囬是俗字,回是承用字(通行字)。

除了規范筆畫的正俗,《字學舉隅》還被用為館閣體字帖。周作人指出“《字學舉隅》是寫館閣體字的教科書”,“所謂字學,實亦只是寫館閣體字(象征磕頭的那一種字體)的方面罷了,與文字之學乃是風馬牛十萬八千里也”,揭穿了正字之學象征磕頭的規訓意圖。直到師從章太炎進修《說文解字》以后,周作人才“略識文字,每寫今隸,輒恨其多錯誤”,熟悉到“《字學舉隅》又是今隸中之裹小腳者耳,奚足道哉”[66]。今隸便是楷書。館閣體楷書是科舉軌制所承認的字體,孔乙己可以或許“寫得一筆好字,便替身家鈔鈔書,換一碗飯吃”,或即進修《字學舉隅》的館閣體而練就的本事,是孔乙己足以自矜的本錢。固然孔乙己是沒有進學的唸書人,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位于科舉生態中的底層,可是在《字學舉隅》滋養下的孔乙己是“認真熟悉字”的。孔乙己提點“我”進修回字四樣寫法,并且要用“指甲蘸了酒”[67],在柜上示范正字楷法,毋寧是說,飯店記賬,無妨用俗體,如若應舉,則須辨明正體。孔乙己不只是在夸耀識字之多,更是在誇大本身足以應舉的唸書人成分,這是孔乙己心中有形的長衫。

回字寫法的喻指,也可以置于新文學倡導者與保守者論爭的語境中往熟悉。魯迅在1935年憶及“倡導口語的時辰”,是用了釜底抽薪的措施,“用古書作‘寶貝’”,才打退了“打著古文旗子的敵軍”,證實了古文家底本“不識字,欠亨文”[68]。由此語境往懂得,魯迅之所以借咸亨飯店的世人之口問道:“孔乙己,你認真熟悉字么?”[69]問的生怕不只是孔乙己,而是以識字通文自矜的林紓等人吧。直到1934年,曹聚仁為別字辯解,魯迅仍諷刺曹聚仁的“戰法也是搬古書,弄得文人學士之自認為識得‘正字’者,啼笑皆非,由於那所謂‘正字’就有很多是別字”[70]。受過文字學練習的魯迅,對正字不雅念背后的政治權利看得清楚。

魯迅的諷喻之意或許在此:古文家所謂的識字,是孔乙己式的以朝廷功令為主導的用字規范,間隔文字學何啻千里。若揭往正字不雅念的畫皮,可以看到它乃是科舉功令的從屬物。正字不雅念因科舉軌制而出生,卻未隨科舉軌制而滅亡,正字的鬼魂一向迴旋在魯迅的時期。

四 偷盜之辯的筆法反諷

孔乙己是識字的,他不只寫得出回字的四樣寫法,還分得清偷與竊在字義上的差別,不外孔乙己的喜劇——或說是優越——則在于,他的常識更外化于舉動,用偷盜之辯來文飾本身的行動。

偷盜之辯是《孔乙己》中識字之喻的一個典範情節,反諷地指向了蒙學問字和科舉正字以外更高的一個識字的條理,即經學上的年齡筆法。年齡筆法,也稱筆法或書法,是《年齡》學上的主要命題。漢代的經學家以為,年齡筆法是孔子纂修魯國史乘《年齡》時所采用的一種用字寄寓褒貶的戰略。故孟子說:“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孟子·離婁下》)司馬遷也稱揚孔子“為《年齡》,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克不及贊一辭”[71],并在《史記》中自發繼續著這一傳統。儒家學者信任,孔子以文字立教,筆削見義,憑仗史官記載的話語權利和品德審訊效能,便可以起到“孔子成《年齡》而亂臣賊子懼”(《孟子·滕文公下》)的後果。年齡筆法“是中國現代最主要的實際范疇之一”,“講求用字是從孔子《年齡》開端的,并對后代史傳文學發生深入的影響”[72]。

筆法與訓詁學親密相干,是識字的一個傳統的效能取向。《年齡》《左傳》和《史記》的文章傳統,是桐城派文章實際的淵藪。方苞提出的古文義法實際,被桐城文家奉為圭臬。所謂義法,就是內在情勢之法與內涵包含之義的聯合。林紓曾批駁章太炎及其門生的文章徒采古字,而“于意境義法,涓滴不懂”[73],對比而不雅,蔡元培則稱魯迅的文章兼有“意境之雋永”與“字句之對的”[74]。魯迅在寫作中對筆法極為講究,便是得力于章太炎的小學教益,以及孔子以降的年齡筆法傳統。

在《孔乙己》中,魯迅將年齡筆法作為一種反諷的手腕來應用。小說寫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辯論道,‘竊書不克不及算偷……竊書!……唸書人的事,能算偷么?’”[75]概況上看,竊書不克不及算偷的現實邏輯是荒謬的,若從年齡筆法的訓詁學邏輯來看則是公道的。舉例明之,《年齡·莊公二十九年》云:“鄭人侵許。”《左傳》說明侵、伐、襲三字的差別云:“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76]用字有別,褒貶亦殊,這是訓詁的方式,也是經學意義上的識字。

辨析字義的演化與差別,是識字的內在之一。偷與竊古義有別,若就口語而言,可以連用,均表偷盜之義。《說文》無偷字而有愉字,訓“薄也”,段玉裁說明說:“淺人分辨之,別制‘偷’字從人,訓為偷薄,訓為茍且,訓為偷竊,盡非古字,許書所無。然自《山有樞》鄭箋云‘愉讀曰偷。偷,取也’,則不成謂其字不古矣。”[77]章太炎為魯迅等人講解《說文》時,明言:“愉,即偷字,偷,薄也。……偷工具之偷由薄行義引申。”[78]凡先秦用偷字,普通取薄之義,而表偷盜之義者多用竊字或盜字。但在先秦文獻中,盜多指偷盜之人,而竊多指偷盜之行動。《說文》:“盜自中出曰竊。”段玉裁引徐鍇說:“所謂亂在內為宄也。”又《說文》釋“宄”字:“宄,奸也。外為盜,內為宄。”段注說:“凡盜起外為奸,中出為宄。”并援用《左傳·成公十七年》“亂在外為奸,在內為宄”[79]為證。自外部而出的偷竊行動稱作竊,則竊字的應用,不只可以指稱孔乙己的行動,同時也暗指了孔乙己唸書人的自我認同,與長衫的隱喻是分歧的。所以孔乙己說:“唸書人的事,能算偷么?”其辯論理據在此。在孔乙己的語境中,偷是口語,竊乃白話,但是無論是口語仍是白話,偷盜的現實是不容辯論的。可是,白話足以文飾,訓詁可以正名,罪惡得以開解,這即是孔乙己的年齡筆法。

假如說偷盜之辯表現出的是魯迅字句之對的,那么,魯迅之考慮用字,同時也包含著思惟的征引和話語的取舍,構成了寄寓遠深的諷喻意境,可當意境之雋永的評價。1906年,章太炎即唆使了一條“歷來小學家所未說”的小學研討途徑:“因造字的先后,就可以推見建置事物的先后……發現這種學問,也是社會學的一部。”[80]這種社會文明的研討思緒,與陳寅恪在1936年所說的“按照本日訓詁學之尺度,凡說明一字便是作一部文明史”[81],在方式上同其頭緒。由此引申,應用一個更古的字,其義理也指向古字所承當的話語,而不止字義自己。從這個層面看,用竊字而非偷字,同時指向了儒家和道家的話語。

竊字的應用與《論語》和《莊子》的話語構成互文性。竊字在《論語》中凡三見,可與孔乙己的行動構成互文關系的,是季康子問孔子的例子:“季康子患盜,問于孔子。孔子對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論語·顏淵》)季康子向孔子就教應對響馬之法,孔子卻諷刺季康子竊取國度權益的行動,乃是大眾做響馬的泉源,將大眾的小罪回因于當權者的年夜罪,或許這也是孔乙己辯護的理據之一吧。而在道家的話語中,竊字也用于對儒家圣人的批評。如《莊子》中的偷盜寓言:“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但是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對于悍賊來說,“為之斗斛以量之,則并與斗斛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并與仁義而竊之”,從而形成“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世態。莊子將批評的鋒芒指向偷竊行動的制造者,“圣人不逝世,悍賊不止”,“厚利盜跖而使不成禁者,是乃圣人之過也”,在“圣人生而悍賊起”的邏輯下,“掊擊圣人,縱舍響馬,而全國始治矣”[82]就成了勢所必至之途。魯迅精熟《莊子》的文章和思惟,“愛用莊子所獨佔的詞匯,愛引莊子的話”[83],曾三次征引過這則寓言。孔乙己為人抄書時,“坐不到幾天,便連人和冊本紙張筆硯,一齊失落”[84]。如許“負匱揭篋擔囊而趨”的行動,正與《莊子》構成互文。由此不雅之,魯迅誇大竊字,生怕亦有挪用現代思惟資本,把批評的鋒芒指向形成孔乙己的社會構造的意味。

小說中兩次《論語》的居心誤用,也有訓詁上的反諷意味。孔乙己援用“正人固窮”和“者乎”之類“難明的話”[85],暗藏著窮與貧的辨析。窮字轉義為“窮,極也”,與通絕對言;而“貧,財分少也”[86],與富絕對言。孔子之窮,是“在陳盡糧,從者病,莫能興”,朱熹融合何晏與二程的說明,以為孔子“處困而亨,無所怨悔”[87]。在小說中,孔乙己自比孔子的處困而無悔,但是在傍觀者聽來,大要只會把窮懂得為貧苦。異樣,孔乙己在給孩子分食茴噴鼻豆時說“未幾未幾!多乎哉?未幾也”[88],則將孔子“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正人多乎哉?未幾也”(《論語·子罕》)之多,轉換為茴噴鼻豆之多寡,而隱往了《論語》原文的正人二字,與上文“正人固窮”相類,反諷地表示出孔乙己對儒者成分的認同。

偷盜之辯是對年齡筆法及其文明傳統的反諷。魯迅應用義法以反諷義法,解構了古文家所謂義與法的內涵聯繫關係,借用孔子“修《年齡》的按例手腕”[89]來提醒“《年齡》曾經隱瞞”[90]的本相。假如年齡筆法真有“一字之褒,寵逾華袞之贈”[91]的功用,則恰可證成魯迅反其意而用之,“褫其華袞,示人原形”[92]的批評力道。

結 語

《孔乙己》無限的闡釋空間源于文字底基的深邃深摯廣博。《孔乙己》繼續了《莊子》“寓言十九”(《莊子·寓言》)的體裁遺產,自發地托體于晉世以來小說“以寓言為本,文詞為末”的“幻設為文”[93]的譜系。假如用古代的本義實際為古典的寓言傳統下一轉語,那么,識字在《孔乙己》中的本義便包括著三個條理:孔乙己綽號的換喻與描紅字帖的蒙學隱喻,指向儒家文明在傳統初階教導中的毛細管感化;回字的四樣寫法,提喻出科舉軌制下文字被權利收攬的悖謬;孔乙己的偷盜之辯與戲仿年齡筆法的書寫,則暗含著對經學與小學的反諷。正如章太炎所說:“文辭的本根,全在文字。”[94]魯迅經過識字的線索與三個條理的書寫,構筑了對傳統文明的全體性諷喻,其闡釋空間也在文字本根上奠基。是以,孔乙己可所以理學的,也可所以樸學的,更是全部傳統文明,尤其是儒學文明的聚集體甚至全經過歷程,含括著“委棄在空中上”的“性命的泥”,以及其上的“喬木”“野草”[95]等各種依附之物。

識字及其相干的常識佈景,在魯迅文學的萌發、成長與成熟期中均有分歧水平的表現。識字既是魯迅親歷的蒙學教導的常識原點,又是魯迅用以文學復古、文學反動與諷喻寫作的利器。魯迅稟受的識字不雅念,是基于周秦漢唐以來小學傳統,而在清代,尤其是乾嘉以來小學感化于文舞蹈場地學的風尚下構成的文明知識,一向影響到清末平易近初的文章譯述與撰著。在魯迅的時期,識字不只是魯迅等文學反動者注視的議題,同時也是桐城派古文家、選學家、小學家、國學派以致學衡派、甲寅派等文明陣營配合關懷的題目,指向文學、學術、教導、政治等諸多文明場域。從軌制層面說,識字不雅念既與科舉軌制耦合又與之脫鉤,而一直依靠于文明權利;從學術與文章角度看,章太炎之講《說文》,劉師培、黃侃之說《文選》,桐城派之祖述《左》《史》,聲名義法,綰合義理、考證、辭章,均可照鑒小學與文章學的交錯關系。流播至文明層面,晚清平易近國的很多文明論爭,如白話、口語之爭,文學的復古與改革之爭,漢字反動的拉丁化與羅馬化之爭等,都以識字這一文明共鳴為條件,識字題目也是諸多論爭的一個聚核心。

宋僧釋守珣有偈云:“若是孔門真門生,天然了解化三千。”[96]當“一己化三千”的語典融進禪宗的話語,若借用魯迅的筆法,化字或允許兼教化與化身二義。在《孔乙己》對識字的本義書寫中,“孔乙己”指向的是有著多副面貌的孔子:不只是阿誰鮮活的在陳盡糧的、畏于匡的、累累如喪家之狗的孔子,更是阿誰被層累地建構為經學、文章學與蒙學話語的孔子。無定的意義在能指鏈條下游移,孔乙己或許寄意著發蒙的開始,也年夜約簡直宣示著某些傳統的終結吧。

注釋:

[1] 為防止概念淆亂,有需要略作闡明:本文應用的境界概念包括事境與意境,敘事傳統中的事象、事境,是與抒懷傳統中的意象、意境對應的概念。參周劍之《事象與事境:中國古典詩歌敘事傳統研討》,“序文”,第4—5頁,商務印書館2022年版。題目中的喻,即狹義的比方,亦即本義(tropic/ trope),重要指涉的是海登·懷特的話語本義(tropics of discourse)實際。維柯以為,一切的修辭格都可以回結為四種本義:隱喻、提喻、換喻和反諷。懷特成長了這一本義實際,并用于剖析汗青敘事的話語。參海登·懷特《汗青的本義:〈新迷信〉的深層構造》,《話語的本義——文明批駁文集》,董立河譯,第212—233頁,年夜象出書社2011年版。文中應用的諸種修辭學概念及中文譯名,如隱喻(metaphor)、換喻(metonymy)、提喻(synecdoche)、反諷(irony)、諷喻(allegory)等,年夜多參考佐藤信夫在《修辭感到》和《修辭熟悉》兩書中的用法以及肖書文的中譯名。參佐藤信夫《修辭感到》,肖書文譯,重慶年夜學出書社2012年版;佐藤信夫《修辭熟悉》,肖書文譯,重慶年夜學出書社2013年版。

[2][52] 張志公:《傳統語文教導初探》,“引言”第1頁,第107頁,上海教導出書社1962年版。

[3] 艾爾曼:《早期帝制中國的科舉文明史》,高遠致、夏麗麗譯,第247頁、第241頁,社會迷信文獻出書社2022年版。

[4] 魯迅:《高老漢子》,《魯迅選集》第2卷,第76頁,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

[5][35] 魯迅:《人生識字胡涂始》,《魯迅選集》第6卷,第305—306頁,第306頁。

[6] 韓愈:《科斗書后記》,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收拾:《韓昌黎文集校注》卷二,第106頁,上海古籍出書社2014年版。

[7] 朱錫庚:《笥河文集序》,朱筠:《笥河文集》卷首,《清代詩文集匯編》第366冊,第392頁下欄,上海古籍出書社2010年版。

[8] 林鋒:《“凡為文辭宜略識字”——一個文學知識的天生》,《文藝實際研討》2021年第4期。

[9] 朱自清:《經典常談》,“序”,第5頁,生涯·唸書·新知三聯書店1980年版。

[10] 章太炎:《論說話文字之學》,《章太炎選集》第14卷,第14—15頁,上海國民出書社2018年版。

[11] 錢玄同:《我對于周豫才君之追想與略評》,《錢玄同文集》第2卷,第306頁,中國國民年夜學出書社1999年版。

[12] 魯迅:《〈域外小說集〉序文》,《魯迅選集》第10卷,第168頁。

[13] 木山好漢:《文學復古與文學反動——木山好漢中國古代文學思惟論集》,趙京華編譯,第232頁,北京年夜學出書社2004年版。

[14][62][68][70]魯迅:《從“別字”說開往》,《魯迅選集》第6卷,第290頁,第292頁,第290頁,第290頁。

[15][73] 林紓:《與本社社長論課本書》,江中柱等編:《林紓集》第1冊,第351頁,福建國民出書社2020年版。

[16] 王敬軒、半農:《文學反動之反應》,《新青年》第4卷第3號,1918年3月15日。

[17] 劉半儂:《我之文學改進不雅》,《新青年》第3卷第3號,1917年5月1日。

[18] 胡適:《扶植的文學反動論》,《新青年》第4卷第4號,1918年4月15日。

[19] 胡適:《寄陳獨秀》,《新青年》第3卷第3號“通訊”欄,1917年5月1日。

[20] 拜見王小惠《五四文學反動對章太炎文學說話不雅的繼續與轉化》,《華東師范年夜學學報》2023年第3期。

[21] 魯迅:《估〈學衡〉》,《魯迅選集》第1卷,第399頁。

[22] 孤桐(章士釗):《孤桐雜記》,《甲寅周刊》第1卷第3號,1925年8月1日。

[23] 上遂(許壽裳):《“有功文律”?》,《莽原》1925年第18期,1925年8月21日。

[24] 魯迅:《答KS君》,《魯迅選集》第3卷,第120頁。

[25] 魯迅:《門外文談》,《魯迅選集》第6卷,第94—95頁。

[26][33] 周作人:《呼籲衍義(八)·孔乙己》,鐘叔河編訂:《周作人散文選集》第12卷,第189頁,第189頁,廣西師范年夜學出書社2009年版。

[27] 魯迅:《五論“文人相輕”——明術》,《魯迅選集》第6卷,第396頁、第394頁。

[28] 魯迅:《補白》,《魯迅選集》第3卷,第110頁。

[29][51] 佐藤信夫:《修辭感到》,肖書文譯,第92頁,第116頁。

[30][53][54][67][69][75][84][85][88]魯迅:《孔乙己》,《魯迅選集》第1卷,第458頁,第459頁,第459頁,第459頁,第459頁,第458頁,第458頁,第458頁,第460頁。

[31] 魯迅:《隨意翻翻》,《魯迅選集》第6卷,第140頁。

[32] 周芾棠:《鄉土憶錄——魯迅親朋憶魯迅》,第47頁,陜西國民出書社1983年版。

[34] 王利器:《跋敦煌寫本〈上年夜夫〉殘卷》,《文獻》1987年第4期。

[36][38][47] 鄭阿財、朱鳳玉:《敦煌蒙書研討》,第144頁,第140頁,第146—147頁,甘肅教導出書社2002年版。

[37][39] 任占鵬:《論唐代敦煌蒙書〈上年夜夫〉與后世〈上年夜人〉的關系》,《浙江師范年夜學學報》2021年第3期。

[40] 陳郁:《躲一話腴》,載陶宗儀等編:《說郛三種》第2冊卷六〇,第911頁上欄,上海古籍出書社2012年版。

[41] 謝應芳:《學書》,《龜巢稿》卷一八,第40b頁,《四部叢刊三編》影印雙鑒樓躲鈔本。

[42] 陳垣:《史諱舉例》,第165—166頁,上海書店出書社2023年版。

[43] 葉盛:《水東日誌》卷一〇“描朱”條,魏中平校點,第105—106頁,中華書局1980年版。

[44] 姚旅:《露書》卷八,劉彥捷點校,第176頁,福建國民出書社2008年版。

[45][58] 《欽定考場條例》卷四二,奎潤等纂修,李兵、袁建輝點校,下冊,第710—711頁,第726頁,岳麓書社2020年版。

[46] 俞樾:《補自述詩》,《俞樾選集》第30冊,陳景超點校,第43頁,浙江古籍出書社2017年版。

[48] 魯迅:《在古代中國的孔夫子》,《魯迅選集》第6卷,第325頁。

[49] 周振甫:《魯迅論孔子》,見丁錫根等:《魯迅研討百題》,第154頁,湖南國民出書社1981年版。

[50] 魯迅:《論“他媽的!”》,《魯迅選集》第1卷,第247頁。

[55] 劉禺生:《世載堂雜憶》,錢實甫點校,第2頁,中華書局1960年版。

[56] 胡吉宣:《玉篇校釋》卷一三,第3冊,第2721頁,上海古籍出書社1989年版。

[57]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定底稿)》,余廼永校注,第96頁,上海國民出書社2008年版。

[59] 傅增湘:《清代殿試考略》,第10b頁,天津至公報社1933年版。

[60] 錢玄同:《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錢玄同文集》第3卷,第89頁,中國國民年夜學出書社1999年版。

[61] 黎錦熙:《簡體字論》,《國語周刊》第246期,1936年6月20日。

[63][66] 周作人:《明珠抄(十六)·談〈字學舉隅〉》,《周作人散文選集》第7卷,第405頁,第405頁。

[64] 顏元孫:《干祿字書》,《叢書集成初編》第1064冊,第3—4頁,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

[65] 龍啟瑞:《字學舉隅》,《龍啟瑞集》第4冊,第219頁,廣西師范年夜學出書社2012年版。

[71]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第6冊,第1944頁,中華書局1959年版。

[72] 李洲良:《年齡筆法的內在內涵與實質特征》,《文學評論》2006年第1期。

[74] 蔡元培:《〈魯迅選集〉序》,《蔡元培選集》第8卷,第526頁,浙江教導出書社1997年版。

[76] 《年齡左傳公理》卷十《莊公二十九年》,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清嘉慶刊本)》第4冊,第2867頁下欄,中華書局2009年版。

[77][79][86]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許惟賢收拾,第889頁上欄,第582頁下欄、第598頁上欄,第606頁上欄、第497頁下欄,鳳凰出書社2015年版。

[78]《章太炎說文解字講課筆記》,章太炎講解,朱希祖、錢玄同、周樹人記載,王寧收拾,第434頁,中華書局2008年版。

[80][94] 章太炎:《在東京留先生接待會上之演講》,《章太炎選集》第14卷,第9頁,第9頁。

[81] 陳寅恪:《致沈兼士》,《陳寅恪集·手札集》,第172頁,生涯·唸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版。

[82] 郭慶藩:《莊子集釋》卷四中《胠篋第十》,王孝魚點校,第342—351頁,中華書局2004年版。

[83] 郭沫若:《莊子與魯迅》,《郭沫若選集·文學編》第19卷,第53頁,國民文學出書社1992年版。

[87] 朱熹:《論語集注》卷八《衛靈公第十五》,《四書章句集注》,第162頁,中華書局2016年版。

[89] 魯迅:《再論雷峰塔的倒失落》,《魯迅選集》第1卷,第202頁。

[90] 魯迅:《文學上的扣頭》,《魯迅選集》第5卷,第62頁。

[91] 范寧:《年齡谷梁傳序》,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清嘉慶刊本)》第5冊,第5125頁。

[92] 魯迅:《330618 致曹聚仁》,《魯迅選集》第12卷,第404頁。

[93]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八篇《唐之傳奇文(上)》,《魯迅選集》第9卷,第73頁。

[95] 魯迅:《野草·題辭》,《魯迅選集》第2卷,第163頁。

[96] 釋守珣:《頌古四十首》,《全宋詩》卷一四三一,第25冊,第16491頁,北京年夜學出書社1995年版。

分類: 未分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