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37年“七七事情”產生,中國進進到周全抗戰的階段。為了免遭兵燹涂炭,保留中國文明的種子,那時在北京的清華年夜學、北京年夜學和在天津的南開年夜學先行達到長沙,于昔時10月組建長沙姑且年夜學。可是不久,南京淪陷,武漢垂危,長沙也朝不保夕,在這種情形下,安身未穩的長沙姑且年夜學不得不在1938年2月又持續分三路向昆明進發,于1938年3月達到云南昆明,三校又從頭組建東北結合年夜學。校務委員會由清華年夜黌舍長梅貽琦、北京年夜黌舍長蔣夢麟和南開年夜黌舍長張伯苓構成,掌管全校的任務。可是由于蔣夢麟和張伯苓良多時光不在昆明,所以東北聯年夜的詳細任務良多時光都是由梅貽琦掌管的。
云南是中國的南年夜門,抗戰時代,云南是全國抗戰的計謀年夜后方,在全國的位置很是主要。而昆明是云南省的省會,是云南省的經濟文明中間,同時也是國際援華計謀物資運往邊疆通道的關鍵。japan(日本)人視昆明為眼中釘、肉中刺,于是采用了狂轟濫炸的手腕,打算馴服昆明,馴服云南,進而馴服全部中國。那時公民當局在武漢和長沙采取強硬的手腕和日軍睜開會戰,耗費了日軍大批的人力和物力。在正面疆場上處于窘境的時辰,日軍就應用其空中上風,對處于后方的城市昆明、重慶停止猖狂轟炸。從1938年9月28日開端,日軍對昆明實行了長達七年的轟炸,此中有屢次轟炸形成大批的職員傷亡和物質喪失。僅1940年5月到該年的年末,日軍轟炸昆明到達17次之多。1940年10月13日,日軍出動27架飛機轟炸昆明,轟炸的目的完整是針對東北聯年夜,聯巨匠范學院男生宿舍所有的被毀,辦公室和教員的宿舍多處被震壞,清華年夜學處事處在西倉坡辦公的處所,前后落下兩顆炸彈,處事處的防空泛所有的震塌,兩名忠于職守的任務職員在防空泛中被炸逝世……
1940年9月22日,日軍超出中越邊疆,并于9月25日占領法國部隊扼守的諒山,翻開了通往河內的門戶;26日,日軍在海防以南的海灘登岸,占領河內郊外的空軍基地。1940年11月日軍占領河內后,滇越鐵路這一中國對外通道完整被截斷,他們沿著滇越鐵路乘勢北進,嚴重要挾云南的平安。那時的云南省當局采取了響應的手腕來敷衍危局,在某種水平上說,云南曾經成為了抗戰的火線。
為敷衍日益好轉的局面,按照公民當局教導部“作萬一之預備”的唆使,聯年夜決議,別的尋覓新的辦學地址。那時有人以為黌舍可以就近遷徙到離昆明不遠的晉寧和澄江,可是該提議遭到否決。絕對來說,四川比其他省份要更平安;同時四川與云南同屬東北地域,彼此之間水陸路況方便。四川省當局得知東北聯大體在四川尋覓新的辦學地址,當即電告各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及各縣當局要鼎力協助。同時還跟東北聯年夜提出,在川南選址最為合適。
東北聯年夜為了遷校這件事,專門建立遷校委員會,并調派教務長樊際昌、師范學院院長黃鈺生赴四川勘查新校址,他們在川南宜賓、瀘州一帶踏勘,最后選定敘永(現附屬于四川省瀘州市)。敘永是宜賓瀘州南部區域的中間,是云南、四川和貴州三省接壤的處所,人們常用“雞叫三省”來描寫這里特別的地輿地位。這里旱路可經由過程永寧河中轉瀘州,陸路可經由過程川滇公路中轉昆明,而川滇公路是中國與盟軍獨一的路況要道;同時敘永離重慶很近,僅僅二百多公里。敘永縣城內有良多寺廟和祠堂,可以或許包容大批的先生進修和生涯;特殊主要的是,敘永縣當局和本地士紳、通俗大眾都熱鬧接待聯年夜到敘永辦學。
1940年11月13日,東北聯年夜召開常委會,會議宣布在四川敘永成立分校,分校設置校務委員會治理黌舍,楊振聲、陳嘉、鄭華熾、蔣碩平易近、吳之椿為委員,有名文學家、教導家楊振聲為主席。楊振聲任分校擔任人,那時不稱校長,而稱主任。教務主任由鄭華熾擔負,訓導主任由褚士荃擔負,總務主任由劉本釗擔負。分校設有文、理、工、法商、師范五個學院和先修班(相當于此刻的年夜學預科班)。11月27日,黌舍召開遷校委員會會議,隨之舉辦談話會,接待赴川任務的有關職員。這一年分校登科的616名重生和先修班53名重生所有的到四川敘永分校進修,請求他們在昔時的12月10日之前報到。
二
昔時黌舍登科的重生觸及到全國各地甚至于中國噴鼻港和海內,重生達到黌舍的時光和方法都不雷同。由于路況未便,這些先生想盡想方設法,戰勝各類艱苦,從五湖四海離開漂亮的山城——敘永。他們有的肩挑行李,步行而來;有的攜帶各類生涯用品,騎著自行車而來。良多同窗雖是搭車而來,可是他們輾轉各地,顛末了很長時光的路途波動,飽嘗一路風塵僕僕的艱苦。一位叫彭國濤的先生在江西餐與加入測試,他接到進學告訴后,和其他三位被登科的同窗一路從江西贛縣動身,顛末湖南、廣東達到廣西的柳州,在柳州等候半個月,才達到貴陽。那時他們在貴陽還碰到了從噴鼻港到來的重生蔡國照等三人。他們一路從貴陽動身,顛末貴州畢節,沿著赤水河北上,抵達敘永。
由于戰時路況未便,良多重生不克不及如期到校,所以東北聯年夜敘永分校一向拖到1941年1月6日才正式開學,沒有舉辦開學儀式,直接就上課。那時擔負一年級國文課程的是楊振聲和有名散文家李廣田教員等,擔負年夜一英文課程的是有名學者楊周翰教員、王佐良教員和有名詩人、翻譯家查良錚(筆名“穆旦”)教員等,擔負中國汗青課程的是有名明史專家吳晗教員,教政治學的是有名法學家龔吉祥傳授,教邏輯學的是張蔭麟教員,教通俗物理學的是鄭華熾傳授,教大眾化學的是孫承諤傳授……這些教員都是學界俊彥,在本舞蹈場地身的研討範疇有著普遍的社會名譽。和東北聯年夜一樣,那時分校所開的課程都是必修課,履行的是通才教導。文法學院的先生要必修一門天然迷信課程,工學院的先生都要進修國文,其目標是拓寬先生的常識面,為今后的進修和研討打好堅實的基本。
那時的敘永縣城被永寧河分紅工具兩岸,河上有兩座橋將兩岸銜接起來。由于敘永分校是應用敘永城內的寺廟和祠堂辦學,而這些寺廟和祠堂又分布在河的工具兩岸,絕對疏散,這就給講授和治理帶來了必定的艱苦。分校校本部設在東岸的文廟(此刻的敘永縣試驗小學),理學院、法商學院、師范學院及先修班的男生宿舍設在在西岸靠北的年齡祠(此刻還年夜致保存著昔時的面孔),女生宿舍設在東岸的帝主宮(曾為東年夜街小黌舍址,此刻拆建為居平易近區);工學院上年夜課的處所在南華宮(后拆建為敘永影戲院,此刻是敘永縣地盤收拾中間),圖書室設在河西岸靠南方的天上宮(現敘永師范從屬小學),試驗室設在西岸靠北的勸工局(后來的老法院),食堂設在西岸靠北,與年齡祠、勸工局相共享空間距不遠的府城隍廟(后來的食糧局地點地)。分校的各個構成部門這般疏散,先生上課和生涯很是未便。先生上小課設定在東岸的文廟,而工學院的先生上年夜課,則設定在西岸的南華宮。假如先生上完小課,接著要上年夜課,就要從文廟一路小跑——穿過年夜街冷巷,超出永寧河上的一座橋,才幹達到河對岸的南華宮。為什么要小跑呢? 當然重要是怕遲到,同時也是怕搶不到座位,搶不到座位,站著聽欠好受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不便利作筆記。是以,只需是下課時光,敘永縣城陌頭都是促小跑的先生——是為那時一景。
由于通貨收縮,物價飛漲,敘永分校的教員們生涯很是貧苦。假如在昆明,他們可以在校外找一點差事,增添一點支出以補助家用,可是在敘永就沒有這種機遇了。先生進修和生涯的周遭的狀況很差,他們棲身的寺廟和祠堂早已破敗不勝。男生棲身的年齡祠中的宿舍,風、雨、沙都可以或許吹出去,除了床之外,什么都沒有,先生只好應用包裝箱改革成書桌進修。帝主宮的女生宿舍面積狹窄,擁堵不勝。那時敘永還沒有應用電燈照明,早晨先生進修得應用桐油燈或菜油燈。在這種燈下進修一兩個小時,鼻孔里就會被熏得黝黑。先生天天早上到永寧河洗漱,然后帶一盆水回來,作為早晨的洗腳水。他們食堂做飯做菜的水也是從永寧河里挑來的,很是混濁,要用明礬沉淀后才幹夠應用。可是即便顛末明礬沉淀,也仍是達不到必定的衛生尺度,所以有不少師生是以得了腸道病。先生靠批準發給的貸金作伙食費,伙食費少得不幸,更況且物價下跌,這點伙食費更顯得左支右絀。他們吃的是含有砂子的米飯,下飯的普通是白菜、芽菜菜等,很少可以或許吃到肉食。府城隍廟里邊有良多泥塑的菩薩,先生們天天吃飯,菩薩都看著他們。飯廳內有一些吃飯用的方桌,可是更多的情形是,辦事職員將幾碗菜放在地上,在碗的周邊用粉筆畫一個圈子,然后大師繚繞著這個圈子進餐。
三
1941年5月,掌管東北聯年夜黌舍周全任務的梅貽琦,黌舍總務長鄭天挺傳授,聯年夜中文系及師范學院國文系主任羅常培傳授一行預備進蜀停止為期三個月的公事運動。梅貽琦5月16日先行抵達重慶,由于航空公司機票難買和搭載乘客無限等緣由,鄭、羅兩位臨時還沒有達到重慶。
抗戰時代,中心研討院汗青說話研討所、同濟年夜學等科研機構和年夜學都遷徙到了處在南溪縣(現附屬于宜賓市翠屏區)長江邊的一個小鎮——李莊。北年夜理科研討地點昆明恢復招生后,后來有四位先生隨史語所遷徙到了李莊,應用史語所的圖書材料研討和進修,鄭天挺和羅常培是北年夜理科研討所導師,那時研討所任繼愈、馬學良、劉念和三位結業生結業辯論,作為導師天然要參加。彼時,武漢年夜學遷徙到四川樂山,齊魯年夜學和金陵年夜學遷徙到成都,因公事需求,梅貽琦一行有拜訪這些年夜學的愿看。而赴敘永觀察敘永分校是這一系列公事運動中的一項運動,生怕至多是一項重要的運動,由於這一運動觸及到敘永分校是撤仍是留這個要害題目。
梅貽琦先期達到,然后就在重慶會面了孔祥熙、翁文灝、朱家驊、杭立武、陳立夫等公民當局政要。此中他已經兩度會面那時的教導部長陳立夫,兩次都談到敘永分校的存留題目。
5月19日,梅貽琦拜會陳立夫,和他談到了有關研討經費劃撥、校舍扶植、留美先生應考等題目,此中詳細談到敘永分校,梅貽琦在日誌中記錄:“陳問及分校題目能否有決議?余謂:如夏間時局無年夜變更,擬將分校停止,先生全在昆明上課,陳謂‘仍是昆明好些’(意兼指生涯題目)。”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聯年夜撤銷敘永分校的立場,曾經很是明白,當然條件是時局不會加倍好轉。
5月22日,梅貽琦和陳立夫同桌吃飯,依然是陳立夫先說起分校題目,梅貽琦在日誌中記錄:“陳再問及分校打算,告以二年級決遷回昆明,一年級重生如夏間云南無變更,亦在昆明上課,敘永房舍仍想法保存。陳表現頗認為然。”梅貽琦這一次的答覆,似乎信息量更年夜。除了聯年夜校方決計撤銷分校這一信息以外,梅貽琦告知陳立夫,對于下一學年一二年級有能夠要差別看待,二年級撤回曾經毫無懸念,可是假如昆明近況嚴重照舊,一年級能夠還得在敘永上課;固然撤銷分校,可是梅貽琦仍是想盡量保存敘永校舍的應用權,盼望假如萬一昆明失守,東北聯年夜還有一條退路。陳立夫對他的看法表現批准和支撐。此次說話反應出聯年夜決議計劃層在撤銷敘永分校的一些題目上還當機不斷。
實在,在敘永分校存廢的題目上,東北聯年夜有關人士早就有過會商,并有過比擬劇烈的爭辯。據鄭天挺1941年3月26日日誌,作為東北聯年夜總務長的他有過一個預算:“蓋以聯年夜現實情況而論,人力財力,均無此余力也。若全校遷徙,余并不否決,若專為一年級生而設分校,至二年級復還昆明,則每年耗費于盤纏者須二十余萬,何若以此用之于裝備乎?”作為校長的梅貽琦當然從時局,從全校的年夜局來綜合斟酌題目,而作為總務長的鄭天挺更明白東北聯年夜的家底,更可以或許從經濟的角度斟酌題目。由此可以看出,東北聯慷慨財力無限,經不起這般來往返回的折騰,或許從另一個角度說,撤銷敘永分校,乃勢在必行。
1941年5月28日下戰書兩點,顛末多日的等候,鄭天挺和羅常培終于乘“嘉定號”飛機抵達重慶,住進黃家埡口的中心飯館后,他們當即和梅貽琦獲得聯絡接觸,告訴所住的處所。梅貽琦那時住在通遠門里的市平易近病院,離中心飯館不是很遠。5月29日上午,梅貽琦用完早餐,便前去中心飯館,與鄭、羅兩位會晤,并且告知他們兩位說,在重慶的近兩個禮拜,他曾經將有關公事打點終了。他在這兒等候兩位的到來等得特殊焦慮,此刻他曾經拜託清華中黌舍長傅任敢相助訂好船票,只需有船,就立即坐船到瀘州,然后抵達敘永。
四
在梅貽琦和鄭天挺、羅常培會晤以后,他們又等了一個禮拜,才比及前去瀘州的汽船。1941年6月4日早晨11點鐘,他們執政天門外磨兒石平易近生公司第七躉船私密空間登上了前去瀘州的汽船——平易近文輪,可是直到第二天早上9點船才開動。6月6日下戰書6時擺佈,船行至瀘州,敘永分校的黃中孚來接船,一行三人在黃中孚的引領下,拜會第七區行政專員張清源,然后住進了年夜賓客館。早晨,梅貽琦和黃中孚住在一個房間,兩人閑談時多談及有關敘永分校的情形。
6月9日,在瀘縣任務的清華年夜黌舍友李忍濤找來一輛小car 來送他們。上午10點半他們坐車動身,到了下戰書4點30分達到敘永車站,分校的碎務員羅岐生來接車,并且曾經為他們在中國觀光社訂好了房間。當天早晨,掌管敘永分校任務的楊振聲來會面梅貽琦一行,他們一路隨意聊了聊分校的一些詳細工作。國文系的同人也來了,作為東北聯年夜中文系和師范學院國文系擔任人的羅常培和他們談了這一年來敘永分校年夜一國文講課的情形。
6月10日上午9點鐘,他們一行冒著雨進城觀察敘永分校。他們先到東城文廟的分校總部與楊振聲主任扳談,然后在楊振聲、褚士荃等人的陪伴下觀察敘永城內的分校的師生宿舍、教室、試驗室、藏書樓等。下戰書4點,在接待所,梅貽琦召開分校校務委員會議,楊振聲由于生病沒有與會。
梅貽琦在他的日誌中枚舉了敘永分校方面八個方面的看法,年夜致可以回納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東北聯年夜曾經作出了決議,撤銷敘永分校,這曾經是斷定無疑的,可是什么時辰撤,如何撤,還不非常明白,分校方盼望校方早一點作出決議計劃并敏捷告訴分校方;二、對于撤銷分校,師生回回昆明,師生們年夜都是贊成的,尤其是那些年青的助教們,可是敘永官方和士紳們仍是有些遺憾,盼望分校在敘永持續辦下往,假如其實要撤銷分校,也還盼望在敘永進修的這個年級可以或許留上去;三、分校方春聯年夜決議計劃層的任務提出了一些批駁和提出,批駁黌舍任務沒有久遠打算,敘永分校辦學后不到一年就要撤銷,這是“言而無信,虛耗巨款”,提出回遷時,增添家屬盤纏方面的補貼;四、昆明那時的局面是不長短常穩固,日軍會不會持續教學轟炸昆明,這也是大師都追蹤關心的題目,假如局面不穩,分校持續留在敘永,則應加年夜各類投進。
當全國午,李忍濤等三人和梅貽琦在一路閑談,李忍濤對于敵機遇不會持續轟炸昆明,昆明會不會成為抗戰火線甚至失守的題目頒發了本身的見解。梅貽琦日誌記錄:
李對于昆明,以為敵所必取而我方自亦必把守,但昆明如掉則敘府(現宜賓市——引者注)繼陷,而川南川東亦必不穩矣。此種猜測數月之后或能證實。
梅貽琦應當認同李忍濤的這種猜測——在某種意義上說,昆明與敘永風雨同舟,同損同榮,信任中國軍平易近的堅強抵禦會重挫日軍的囂張氣勢,后來局面的成長也證實了李忍濤的猜測。中國軍平易近奮力抵禦,日軍固然占領中國國土有所增添,可是氣概曾經到了強弩之末。1942年日軍固然還在襲擊云南一些處所,可是日機并沒有呈現在昆明上空。1943年只要6越日機襲擊昆明的記錄,嚴重的局面曾經年夜為緩解。各類情形顯示,日軍曾經處于“計謀守舊”期,中國的抗戰全體上曾經處于對峙階段,正在醞釀反撲。
五
6月11日上午8點過后,梅貽琦一行三人進城探望楊振聲主任,楊振聲生病而沒有列席頭一天的運動。上午10點40分,羅常培在分校總部文廟第二十教室頒發報告,標題是“中國人與中國文”。羅常培向分校師生先容東北聯年夜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和師范學院國文系的現狀,還跟先生誇大了年夜一國文在全部年夜學階段的主要位置。那時的聽眾年夜約五百人,一年級的先生應當基礎上都餐與加入了聽講。下戰書4點,梅貽琦聘請分校全部教職職員及家眷到接待所茶敘,他原來想說幾句話,可是他斟酌到有些話在前邊曾經說過,有些話還要預備到第二天的公民月會(全稱是“公民精力總發動月會”,全國高低1939年5月1日起開端實行)上講,所以就沒有談什么。茶敘會上,大師只是在一塊聚聚,聊聊天罷了。可是梅貽琦事后仍是感到應當說幾句話,在特別的時代,特別的周遭的狀況下,至多應當“致慰勉之意”。
6月12日10點40分,梅貽琦一行到南華宮餐與加入公民月會,梅貽琦在年夜會上講話,他起首陳述在昆明的東北聯年夜的情形,并對撤銷敘永分校的決定停止清楚釋。那時敘永分校師生對于敵機轟炸的警報器重水平不敷,由於敘永從未遭遇到日機轟炸,大師都不把防空警報當一回事。梅貽琦警告他們,大師必定要器重警報,一旦碰到有警報,就應當實時尋覓平安處所迴避,必定要防止無謂的就義。校長出語真摯,表現了對師生的一片殷殷關愛之情。
6月13日,上午8點,梅貽琦一行三人再訪楊振聲,午時時分,敘永分校任教的幾位傳授在接待所宴請梅貽琦一行。飯后,數學系傳授劉晉大哥師提議再議敘永分校的題目,幾位教員輪番講話,似乎爭辯似的,分辨頒發了分歧看法。最后他們爭論不下,劉晉年還提議是不是可以表決一下。既然方針政策曾經斷定,怎么能朝令夕改? 何況黌舍假如所有的遷川,所費甚巨,黌舍難以蒙受,而那時的公民當局也難以劃撥金錢,這是客不雅現實。梅貽琦只是聽聽他們的看法罷了,并不贊成他們停止表決。
下戰書3點,受汗青系先生許受諤的聘請,鄭天挺和羅常培兩位傳授在文廟第二十教室頒發演講。鄭天挺演講的標題是“研討汗青應留意的幾點”,他是有名的汗青學傳授,持久執教于北京年夜學,對汗青題目熟稔于心,隨便拔取敘永史處所面的例子停止剖析,內在的事務深刻淺出,報告有條有理,很受先生接待。羅共享會議室常培演講的標題是“唸書八式”,共分為“涵泳自得、采花釀蜜、剝繭抽絲、磁石引鐵、披砂揀金、郢書燕說、過眼云煙、挦撦饾饤”等八個方面。羅師長教師想告知先生一些唸書的方式,讓先生在唸書的時辰可以或許有所選擇。至于報告的後果若何,羅師長教師沒有說;但他在《蜀道難》中說本身“講畢汗如雨下”,聽講人數“約三百余人”,與他上一次演講聽講人數約五百人比擬,已非復當日盛況。
6月14日,梅貽琦一行停止觀察,預備分開敘永,前往瀘州。后來他們先后到訪李莊、樂山、峨眉、成都等處所,然后于8月17日回到重慶。8月23日,梅貽琦和鄭天挺從重慶珊瑚壩機場乘飛機回到昆明。8月26日,羅常培偕同應邀赴聯年夜講學的老舍從重慶珊瑚壩機場乘飛機抵達昆明。他們三位停止了長達三個月的四川之行。
從梅貽琦的日誌上看來,敘永分校的師生前往昆明的工作并非好事多磨,此中能夠呈現過一些費事。1941年8月中旬,東北聯年夜校務會經過議定定撤銷敘永分校,8月20日先生開端遷返昆明,但仍在敘永辦先修班。10月下旬,又決議將先修班遷返昆明。梅貽琦10月23日日誌記錄,“晚六點常委會在登華街,敘永題目仍無措施”。畢竟是什么題目,他沒有闡明,可是確定都是一些辣手的工作。12月18日日誌中記錄:“常委會約鄭華熾陳述敘校停止事。”鄭華熾是分校的教務主任,應當是直接籌辦分校遷返的職員之一。他向聯年夜常委會報告請示遷返任務這一件工作曾經表白,存續時光一年擺佈的東北聯年夜敘永分校終極走進了汗青。